编者按:本文作者 Thimmaya Poojary,原文标题 India-bound: here’s why Chinese investors won’t tighten their purse strings anytime soon。
今年,来自中国的资本对印度初创企业的投资数量大幅增加,为印度初创企业开辟了新的战略机遇,比如找到新出路和进行国际扩张等。
一个中国投资者,估计其投资的印度内容公司的活跃用户的价值达到了惊人的8美元每人,让整个创投圈目瞪口呆。这个案例只是中国投资人对印度创业生态产生浓厚兴趣的冰山一角。中国正将自己定位为印度蓬勃发展的创业生态中的顶级投资者之一。
初期进展缓慢
这场投资潮始于阿里巴巴、滴滴出行在2015年分别对 Paytm 和 Ola 的投资。三年来,中国企业对印度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信心,印度经济的增长速度确实也略快于中国。不仅是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在增加,各个行业的投资都在增加。
印度创投媒体公司 YourStory 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风投公司对21家初创企业注资,而在2017年只投资了12家。但是,中国在2017年投资规模是28亿美元,到2018年则下降至17.5亿美元。不过,这种比较有失偏颇,因为像 Flipkart 和 Ola 这样的独角兽通过大规模融资圈走了25亿美元。
天时地利
那么,为什么印度会成为中国人感兴趣的投资目的地?首先是印度良好的投资大环境。
投资公司 3one4 Capital 创始合伙人兼首席财务官 Sonedarth Pai 指出:“印度兼具三大投资有利因素:高度自由化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购买力的社会阶层不断成长、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高度渗透,所以对于全球任何一家大企业来说,印度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商机所在。”
对于印度的初创企业而言,中国投资人则有助于解决一个长期困扰他们的难题:缺钱。
市场调研企业 Inventus (India) Advisors 的董事总经理 Rutvik Doshi 表示:“对所有资本来说,进入印度都没有坏处。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消费互联网和 B2B 软件领域存在商机,印度得到的投资远远不够。”
第一波涌入印度创业生态的投资大部分来自于西方国家,而且主要是美国。不过,初创企业现在已经“向东看”了好几年,而且显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专注于中早期投资的顺为资本,在2018年1月至11月间向10家印度初创企业注资。
其投资组合涉及社交网络、媒体、市场、金融科技、医疗保健、SaaS 等多个领域。上述投资以及其他风投公司的投资主要集中于 A 轮、B 轮和 C 轮,每轮资金从5百万美元到5千万美元不等。顺为资本比较知名的投资有 Sharechat、Cashify、Loantap、Pratilipi、Myupchar、Meesho 等初创企业。
不过,中国投资人其实在初创企业的每个阶段都在投资(见下图)。
会计师事务所 Grant Thornton India 的执行董事 Vidhya Shankar 表示:“A 轮融资历来就像是印度创业生态的紧箍咒,所以才有部分中国投资人参与进来”。Vidhya 认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要谋求进一步增长,印度则是一个新的机遇。获得 A 轮融资的初创企业有 Go-upwards、Pratilipi、Getvokal、Myupchar 等。
中国投资人还对“独角兽”和“准独角兽”这样的初创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早前投资的 Paytm、Ola、Swiggy 等。2017年,中国投资人又向 Flipkart、BYJU、Practo 等企业注资。到2018年,投资范围扩大,包括了 BigBasket、Zomato、Gaana、Sharechat 等。
风投公司 Exfinity Ventures 的董事会主席 V Balakrishnan 表示:“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印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希望能够复制他们在中国国内取得的成功。”
BAT 当中,有两家在印度的投资都已有些时日了。今年,此前已经投资 Flipkart、Ola、BYJU’s、Practo 的腾讯又对 Gaana 和 Dream 11 两家印度企业投资1亿多美元;而阿里巴巴今年则投资了 BigBasket、Paytm Mall、Zomato、Xpressbees 四家印度初创企业。
中国投资人不但在印度消费互联网领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对金融科技、内容、教育科技、医疗保健领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年的众多 C 轮融资中,在线汽车分类门户 Cardekho 从高瓴资本等风投公司融到7500万美元。高瓴资本还参加了 Cardekho 公司在2015年的融资。高瓴资本成立于2005年,管理的资产高达500多亿美元,早期还曾投资腾讯和京东等中国科技企业。今年9月,高瓴资本设立了全球最大的一支私募股权基金,募资106亿美元。
目光投向新市场
为什么中国的投资人会看上印度?观察人士认为,对很多风投而言,中国经济已经饱和,所以热衷于关注其他地区进行投资。
Siddarth 指出:“中国的投资模式好像是,先找到具有巨大市场潜力、与中国类似的模式,进而投入大量资本。如果近几年来一直观察中国对印投资,就能发现这种明显的趋势。但是,由于印度消费者与其他地区和文化的消费者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模式能否取得成功,只有在今后才可见分晓。”
印度市场规模大,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些都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Vidhya 指出:“中国投资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成为 LP 还是 GP。” GP 必须从创始人的角度对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面对印度各项政策和多样化的社会情况时做到游刃有余。
机遇和挑战
中国的投资为印度创业生态带来的最大机遇是让初创企业找到新出路和探索新市场。风投圈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中国投资者可以在印度寻找创新型初创企业,进而引入中国的商业模式。
Inventus 公司的 Rutvik 指出:“中国投资人的到来为整个创业生态开辟了一条出路,让其具备战略视野。”例如,在投资人的支持下,软件初创公司可以考虑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鉴于一些形式上的条条框框和文化障碍,中国投资人该怎样应对印度的社会生态?而且中国公司和印度初创企业的运营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印度人常常将中国式工作称为“996”,意思是他们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九,每周六天”。
Balakrishnan 说:“他们(中国人)在中国创造了庞大的生态和巨大的价值,但印度的初创企业尚未发展到他们那样的规模。”
Siddharth 还说:“要投资,就必须要发现当地问题,找到最恰当、可扩大的本地化解决方案,而且要相信当地的创业者才最适合管理业务。监督固然必不可少,但切记不能将中国模式生搬硬套在本地创业者身上。”
9月,香港投资公司 Integrated Capital 的 Jeffrey Yam 在接受 YourStory 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投资印度市场的看法。他说:“在印度不能一个模子用到底。而且,如果外国投资人想要在印度做好投资,就不能妄想只在酒店和公司办公室开开会就能对印度这个国家和地域有所了解。要想找到正确的信号,必须深入实地。自以为是、自说自话的投资在新兴市场行不通,尤其是像印度这样复杂的市场。”
由于印中两国的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从而也让印度的创业生态能够从中向投资人提供他们想要的回报。
--------------------------------------
Hi 我是36氪出海的赵小纯,关注出海。目前36氪出海正在筹备出海社群,欢迎出海圈人士加微信 Shanchuanhuhaiz 交流。麻烦备注姓名+公司+职位,感谢!
36氪国际站 KrASIA 出品
别错过
1.“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现已问世!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关注起来吧!将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内容。多谢关注,请多多推荐!
2.“出海频道”也在36氪app上开出来了!这里有数百篇出海主题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没有的喔!来,跟着小动画,三步置顶出海频道,一键直达关键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