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个问题是,这样扎成股的麻花辫是非常容易松散的,中间有一点没卡牢断开,整个麻花辫就会松散...但我们知道麻绳是非常紧固的,即使中间有一点断,也不影响其他部位的紧紧相拧。
直到某天(半年前吧......)我的朋友安然发给我她某次逛集市拍到的吃食麻花的制作(科普博主的每一个朋友都是他素材的来源)......我才恍然大悟。首先把两条面拧成小股,然后再三条面不停拧啊拧,更多的股数才能做的更紧固!
拧结好的麻花在裁断后收集好再油炸。
麻花的棱和麻绳的棱简直一模一样啊!就是这束光!就是这个原理!鉴于麻绳的视频比较不清楚,今天的文章就从我找到的相似的原理、且是最清晰和最全的钢缆拧结说起~
钢缆拧结
钢缆绳的拧结原理和麻绳是一样的,都是先做出单独拧成小股的钢索,然后再把这些细钢索拧成一大股,就成了粗钢缆绳,唯一的区别是拧钢缆的绞线机更需要“大力出奇迹”了!
1.越粗 ≠ 越好
粗钢缆内的细钢索数量是根据这条钢缆需要的强度、弹性而定的,股数越多越粗壮,但并非越粗越好。像下图这个在拧结 64 股的钢缆绳,强度是很高,但弹性会差。工业上的使用一般都有个安全范围在,并不是强度越高性能就越好,而且钢制品的重量和价格摆在那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达标够用的钢缆绳就好~
2.润滑环节
钢缆绳在拧结的时候多了一个润滑过程,一是减少钢索之间的摩擦,更容易拧成股,二是拧成股之后的钢缆内各钢索间有了润滑油填充能延长使用寿命。下面黑色的就是润滑油,骑自行车掉过链子的人肯定一看就知道...
3.橡胶揩油
又到了我们的省成本环节(并不只是这个目的)......从绞线机中出来的满是润滑油的成股钢缆,可以从一大块卡牢的橡胶中穿过,利用橡胶的摩擦力会带走钢缆上过多的油脂,帮你的工厂(恍惚中有厂长的感觉有没有!)省下该省的每一分钱。
4.校直滚轮
这么多股钢索拧结出来的一根钢缆绳,很难保证是完全的笔直,这就需要用到很多的滚轮进行形状校直。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压力定型,让钢缆的受力更集中,力往一处使后,钢缆就不容易散开来了。
5.更粗钢缆
如果要制作更粗壮的钢缆呢?比如用在桥梁上比成人手臂还粗的。那就需要用到比刚才的绞线机更大的闭合设备,下图这个更大力出更大奇迹。
六股钢缆合一,中间还有一根钢缆做芯增加强度,然后依旧有润滑油来当助力。这张图非常克鲁苏风格......触手系有没有!
这样拧结出来的钢缆也还是要有上下左右的滚轮进行校正。
6.塑胶外皮
有时候钢缆绳的外表面还会做一层塑胶防磨损和固定钢索用,制作过程和“吸管的制作”的原理异曲同工。
7.抽检出厂
之后再经过抽样的抗拉极限测试,就可以卷绕成匝后等着出厂啦~
麻绳拧结
找到的拧结麻绳视频里的设备比较老旧,但是原理都一样,下面是麻绳捻线成束的过程。
捻好的小股麻绳再三条一起拧成麻花绳,这个机器我在上海某个忘记了名字的博物馆里还看到过,一下就有非常情深深雨濛濛的味道了。(忍不住想起了依萍找她爸借钱的晚上,想要现在这个燥热的天气也赶紧下这么一场大雨......)
等等!Cast 还有话说
非常正儿八经的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拍到的绳缚最早是拿来绑犯人的......沉迷文曲星游戏的小江举手表示“英雄坛说”里的初始武器就是麻绳(能在家里找到......)
但是就跟跑步机最早是惩罚犯人的一样,怎么说呢,欢迎来到 21 世纪,让我们看到了各种用法的变迁。
文中 Gif 截取自Science Channel 的《How to Make Rope》、Discovery《How it's Made》S18E02、《Factory Made》S02E30 的 Rope、YouTube 博主 INSIDER 的《How Rope Is Made》、YouTube 博主 吳月鈴 的《搓草繩》、Leo Chang 的《草繩製作機》和 橘色芒果味 的《只需3秒就能完成的编发器,真是太神奇了,看完真想来一个》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有趣的制造(ID:MadeWithFun),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果壳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儿的果壳
我觉得你应该关注一下
喜欢别忘了点在看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